探索灵隐寺与浙大的别样魅力:冷门知识、生活化一面及不完美小事
站长推荐:全网短视频去水印工具地址:https://quushuiyin.com(复制到浏览器打开)
有的还写散文,不得不说,文笔真的很棒,看了有种赚了的感觉……
如果你打开QS等世界著名大学排行榜,你只能看到浙江大学按照学术地位排名的情况;如果你打开百度搜索,大多数时候只能看到浙江大学在世界范围内取得的各项成就;但如果你打开导航软件,你就能看见这所著名大学极其接地气的一面。
比如夏日紫金港校区的日落、食堂可以叫外卖、校内打车的便利、以及距离地铁站太远的不便等。
没有一个地方是完美的,所以在这里也可以看到很多同学对名校的B面印象,一些不那么完美的小事。
某个充电站的服务太差了。很多都坏了,不支持卡车充电。提前留言让后来的人知道。
你常去的广场变得冷清起来,你也可以在地图上表达自己的感受。
总之,可以评估的地方多种多样,而且可以评估得非常细致。
你说网友评论我们公园,那也行,可我们公园的厕所怎么也被评论了!!!有必要这么详细吗?我有个疑问:
事实上,就连我居住的街区也有很多评论。
这两年住在公园对面的安置房小区,上班步行八分钟,周边配套齐全,价格在周边小区中也算可以接受的,周末看房还算满意。
搬进来才知道,这里每逢节庆,都喜欢放鞭炮。晚上九点、凌晨五点,本该是人类休息的时间,这里的人却觉得是放鞭炮的时候。装修也是一样。安置房小区里,出租屋、隔断很多,所以一年四季都有人在装修,一个接一个。
我没有想到有人会对导航软件说出我的想法。。。
我们公司附近还有一处居民区,各方面装修都挺好,但附近有高架路和墓地,大家的评价是这样的:
哈哈,不管房子包装得多好,放到地图软件上都会被剥去皮。
哪怕不是安置房小区,只要环境不好,在导航软件上也会被差评,从北门的光头保安,到小区隔音、垃圾站。
在大家都在“刷好评”的世界里,地图软件中的评论给人一种独特的“真实感”。
人们用最真实的语言,写下对身边地方的感想,可以是某家店铺老板的无情揭发,也可以是大学食堂、门口的公园带给他们的回忆。
我认为,之所以能形成这样一种独特的氛围,有两个原因。
首先,地图软件在评测领域中太过冷门和小众。
所以要么极其好吃,要么极其难吃,不然没人会打开地图软件去评论。这也就导致评论极其详细,毕竟都是情感的表达。
第二,这个评价渠道还没有很好的发育起来。
早在2021年,高德地图董事长俞永福就表示,高德平台将“开放出门美好生活服务平台”,聚焦出门后的场景,用一张地图承载衣食住行。
这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,其他地图软件也是这么想的,它们把自己当成本地生活的入口,不断通过导航功能吸引流量,然后引导到本地生活板块,用它们的话来说,就是从目的地选择、行程安排、沿途推荐、打折购物,再到店内消费、评价复购。
评论部分只是导航软件业务尝试之一,此外还有围绕地点的各种指南集合。
这些合集就像是一系列的“周边特色”地图,作为一名游客,如果真的去了清华,根本不用费心自己制作旅游指南,直接抄作业就可以了。
我点进去研究了一下,发现页面设计得还是挺用心的,有点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的感觉。
地图软件正在尝试围绕地图建立一个新的生态系统。
不仅仅是采集,前段时间还有消息称高德将上线餐厅排队功能……
可惜的是,这些试点地区至今尚未看到任何起色。
根据小红书用户的分享,高德地图其实也在通过赏金任务等方式引导用户撰写优质评论。
但即便如此,翻看地图上的地方,有趣又有参考价值的地方依然屈指可数,更常见的情况是很多地方没有点评,或者只有1-2条点评,参考价值极其有限。
商家不注重维护,很少邀请用户给出好评,也没有针对性地处理差评。
上面大家看到的评论几乎都是自发的,所以大部分都是很真实的,而且敢说任何话,毫不留情。
本来,每个人打开导航软件,都是为了到达人生的目的地。
现在,一条新路被开辟出来:将导航软件拉入评测领域,甚至变成电子警示牌。